去年9月,福建省政府宣布开放福建居民赴金门县和马祖列岛观光。12月7日,从厦门出发的第一批福建观光团共55人,登上分隔了55年的大、小金门岛,使台湾海峡之间的冰冷海水,涌现一股暖流。 金门、马祖自古隶属福建省;1949年国共内战的结果,使海峡两岸出现两个福建省政府、两个连江县政府。由“中华民国”设置的福建省政府就设在大金门岛,其下属的连江县政府就设在马祖岛。 在东西方冷战时期,金、马既是国民党强人蒋介石梦想反攻中国大陆的跳板,又是整个资本主义阵营与共产主义阵营军事对峙的前沿阵地。美国政府曾一再劝蒋放弃这两个海空支援和补给困难的离岛群,全力固守台湾和澎湖,但蒋介石不同意。 1958年8月,中共最高领袖毛泽东为了逼苏联向美国宣战,下令炮轰金门,国共双方在金厦海域展开猛烈炮战。不过,毛无意进占金门和马祖,而是以此牵制国民党政府,使台湾不会从中国版图分裂出去。 1979年1月1日,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,北京发表《告台湾同胞书》,解放军也停止炮击金门、马祖。虽然如此,国民党政府在往后近15年间,仍在金、马实施战地管制,使两地的经济水平与台湾的差距越来越大。 2001年1月1日,民进党政府在国民党执政时期的《离岛建设条例》基础上,规划让金、马与福建沿海地区进行通航及小额贸易(俗称“小三通”),以专案形式允许妈祖信众直航到湄州岛进香,并允许大陆旅客透过台湾旅行社安排前往金、马参观。 “小三通”旨在把金、马与福建之间的海上走私活动,纳入台湾官方规范(除罪化)之下,允许两岸居民互相往来,同时改善金马居民的经济生活。 由于台湾总统陈水扁没有正面回应北京提出的“一个中国”原则,中国政府一直不与民进党政府协商“三通”问题,也没同意让大陆居民赴金、马旅游。 福建媒体低调报道 直到去年9月25日和26日,福建副省长王美香在会见金门县长李炷烽和连江(马祖)县长陈雪生时表示,福建将在去年底开放该省居民赴金、马旅游;但她没有具体说明开放日期。 这项宣布自然是获得中央政府授权。微妙的是,福建媒体很低调报道这项重大的政策调整。据本报了解,福建省新闻办公室原本下令该省媒体不得报道此事,却控制不了来自北京的中央新闻单位发出消息,只好指示低调处理。 从王美香和李炷烽、陈雪生之间的谈话,可以看出北京调整这项政策,是考虑到:一、金、马都是由泛蓝阵营执政,新党籍的李炷烽和亲民党籍的陈雪生都认同“一个中国”原则和反对台独。 二、开放福建乃至未来大陆各地居民赴金、马旅游,对两地发展缓慢的经济将是一剂强心针,能起到开放大陆居民“个人游”对香港和澳门经济的带动作用。 “只做不说”的政策 可是,陈水扁毕竟还没回应一中原则,而且福建旅游团一进入金、马水域,就得接受“小三通”条例的规范。所以,对这新政策也就不便大事宣传。 虽然如此,福建省主要新闻媒体仍将开放金马游,评选为去年闽台关系十大新闻之一。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李非认为,大陆制订对台政策时,不必担心会让陈水扁“得分”。只要有利于两岸人民交往和经贸发展,即使陈水扁得“小分”,台湾人民将得“多分”,两岸关系也将得“大分”。 他指出,在当前两岸关系持续僵持之下,福建省政府开放金马游“只做不说”。实际上,只要地方政府之间愿意积极配合,两岸地方民间交流是可以绕开政治障碍。 数字会说话: “两门”对开 “两马”齐跑 自2001年“小三通”开展以来,厦门与金门、福州马尾港与马祖岛之间的客流和货运,因直航便利而快速发展。 以厦金航线为例,当年旅客(主要为台商及其眷属)入出境人数为2万多人次,2002年增加到5万多人次。2003年虽受沙斯疫情影响,仍然猛增到16万多人次。去年全年旅客人数更突破40万人次,创历史新高。 “两马”客运直航方面,截至去年9月30日已有578航次,旅客人数累积为3万多人次;货运直航已有250多个航次,运送货物23万多吨。 到去年12月25日为止,福州、厦门、漳州、莆田、泉州、宁德等福建沿海主要港口,全部开通与金、马的直航路线。 得益于“小三通”的直航便利,金门酒厂和马祖酒厂在福州、厦门和泉州都开设高粱酒专卖店。
|